內聖
內聖在克己,將自己先克制的很清潔,而後才可以談外王,能外王而後才可以通天。
這三段原是一事,不可分離。
呂子去私篇:「黃帝曰:『聲禁重,色禁重,衣禁重,香禁重,味禁重,室禁重。』」所謂重者,卽繁也,衣味室等亦為人之所需,但重則慾多耳。
老子云:「清靜為天下正。」
清靜當然是無私慾者,私是我執,慾是物執。
惟清靜則物我兩忘。
而後才可「見素抱樸」當從致良知用功夫,良知本我原有,惜為物慾所蒙蔽,只要去掉私慾,則良知自然出現,卽所謂「盡性」也。
良知卽性,復其本來的性,亦致良知也。
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」,明其明德,卽良知也,這是中國學問的基本。
中國哲學尚實踐,蓋不實踐不克奏效。
後世的佛家講「明心見性」與中國內聖之道脗合。
儒家注重誠意、正心、修身,卽內聖之道,戒慎恐懼,不愧屋漏,而後始能達到聖域。
中國之所謂聖人,境界已經很高,聖人已達神境。
神是一種境界,凡是心地善良,多行公德者,都可達此境界。
當然神的地位不同,其靈光也不無大小之別。
我們以為凡是升入天堂者都是神,天使也是神。
昊天上帝是萬有的主宰,與一般的神不能等量齊觀。